孙一奎,(1522-1619),明代著名医学家。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子。休宁县前坑口人。出生于儒商家庭,少习周易之学。青年时期,一次游历浙南括苍山时,偶遇异人传其秘藏禁方,试验结果很好,自此立下学医志向。此后,孙一奎远游湘赣江浙一带达数十年,求贤问道,治病救人,学问日益深厚,医术日见高超,被誉为江南神医。孙一奎原为名医汪机再传弟子,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广询博采的远游经历,使他能不被名医和名著所笼罩。孙氏治学特重博休众长,学术贡献较大的是对于命门动气和三焦相火两方面的理论阐述。孙一奎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用药以温补为主,著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等。孙一奎一生以医术游于公卿间,流动性较大。逝世后,他的儿子孙泰来和门生余煌诸人将他生前的250余则医案分区排列,编订成《孙氏医案》5卷(包括《三吴治验》、《新都治验》和《宜兴治验》三部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