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先恩 医学博士 顺天堂大学内科教授/华中科技大同济医学院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 安徽省望江县人。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同年任怀宁县洪镇中心卫生院医师兼门诊部主任。1985年考入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生部,1988年硕士毕业留校,供职于附院中西医结合科与研究所,在李鸣真、叶望云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1995年7月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2年4月兼任教授。1991年受派遣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消化内科留学,在日本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制定者高田昭(Akira Takada)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分析和酒精性肝病机理的研究,其间世界首次影像观察到肝星细胞的收缩过程。1993年应邀赴日本顺天堂大学消化内科学习,1997年获博士学位,在消化病权威佐藤信紘(Nobuhiro Sato)、渡边纯夫(Sumio Watanabe)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肝纤维化机理及胃粘膜损伤修复机制的分子医学研究。其间世界首次观察到肝星细胞有游走机能,开发了胃粘膜细胞损伤修复定量解析模型,阐明了胃溃疡的修复过程和机理。 出版了《图说中医学概念》等著作,成为西医等人士学习中医的重要教材,自主开发了治疗阿脱皮性皮炎过敏病、肝病、冷感症、代谢病、抑郁症、老年认知症(痴呆症)、胶原病、不孕症等难治病的系列特效新型中药产品,YOSHINCHA,KETSUMEISEI等产品进入日本和美国市场。擅长用新型中药制剂治疗疑难疾病,用中西医融合方法推动养生治病, 获得社会好评。 2005年作为首位外国人获得日本医学临床系高级职称。单独著书8本,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常务理事、伦理审查医学会副会长,日本中医协会理事长,日本统合医疗学会评议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委等。介绍见CCTV「焦点访谈・华人世界」、「中华儿女/少壮人物」、「留学生(欧美同学会)」、新华社、安徽电视台「天下安徽人」等。 兼任任敦煌人民医院、贵州医大、安徽医大等客座教授,威海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威海市中心医院特聘专家, 威海市立医院特聘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特聘教授,青岛黄海学院特聘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特聘教授,潍坊市中医院特聘首席专家(教授),安庆立医院特聘专家(教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