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东,1984年 7月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和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国际传统与现代睡眠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 1990年在广安门医院建立了中医心理科和“睡眠医学联合专题门诊”及“中医心理学教研室”,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特色优势,创新中医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形成了中医系统心理疗法(心理咨询与疏导、导引催眠、医疗气功、针灸点穴等),同时结合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如生物反馈、音乐体感振动、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等一整套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方法。以改善睡眠为核心,形成了以中医系统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情志病为主的,同时又兼有中药、针灸、西药治疗睡眠疾病为辅的特色治疗。多功能医用催眠治疗仪已于2008年7月由国家专利局网上公示。 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的中日传统医疗共同研究项目至今已长达13年之久,另有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国家科技部对外合作交流基金一项、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课题一项;与台湾全方位养生研究会一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一个;国内外学术杂志学术论文30多篇。 2003年带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驻胸科医院抗SARS医疗队顺利提前完成了47位患者的治疗任务,实现了150人的医疗队伍0感染的目标,抢救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SARS患者的科研资料,得到了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好评。完成了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课题”中由其带领的医疗队承担的科研任务。带领医疗队成员完成科研论文40多篇,编辑出版论文集一本,主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本。论文《103例恢复期SARS患者SCL-90因子特征分析》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3年度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5篇。先后获不同级别的奖项12项。 筹备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任主任委员,同时举办的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两届。举办了“2007年中国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和“2007年中国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大型论证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论证会”,受到了中医学术界的好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推动了我国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5∙12汶川大地震后,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一起奔赴灾区,对灾区人民心理受影响的状况进行调查,返京后立即组织中医心理救援队,深入灾区,对灾区群众、中小学生展开心理救援,成效显著,开辟了中医心理应用于灾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先河,深受灾区群众的欢迎。 “2008北京奥运”期间,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奥运医疗队领队,再一次将中医心理带进奥运场馆,充分发挥其缓解焦虑、放松心身的作用。使中医心理在应用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